列宁号飞机20250202

2025-02-02
3

浴火重生的“列宁号”

——来自“老家”的春节喜讯林汉京蛇年春节,


    自家兄弟为我送来祝福,也传来一个喜讯。“列宁号”回到她的诞生地——林家湾!

   

九十岁月放光辉

   龙文光烈士(1899-1933


    大家知道,龙文光同志是黄埔三期学员,与我党赴苏学习飞行的常乾坤等人也曾是同学。后为国民党空军人员,1930 年 3 月,因大雾飞机燃油耗尽龙文光驾驶的“柯赛式”飞机在与白区接壤的鄂豫皖苏区地带迫降被俘,受红军将领徐向前(黄埔一期学长)的礼待和说服,龙文光参加了红军,任我军第一个航空指挥机关鄂豫皖苏区航空局局长。

     

列宁号飞机


        红军把飞机从迫降地安全转移到林家湾(当时的林家湾是只有四户人家的自然村,现为新县卡房乡居畈村林家湾)。龙文光指导将飞机修复并油漆一新,画上了红五星的飞机被苏区政府命名“列宁号”,成为我军第一架飞机。龙文光驾驶她曾参加对白区侦查、投掷传单和反围剿战斗,为我军航空战史写下光辉的首页。

    1932 年,蒋介石纠集兵力 30 万人,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3 年 9 月,龙文光同志不慎被捕。面对昔日“好友”规劝,他只要稍微低个头,不但可保命,还可继续从事所热爱的飞行,但是红军战士龙文光在两年多的战斗时光里已经练就钢筋铁骨,他哪里肯降。

    1934 年 8 月,奉蒋介石之命,龙文光在武昌被敌人杀害,就义前他写下豪迈诗篇:千秋风雨世间飘,死生一事付鸿毛。吾为自由空中飞,不算英雄亦自豪。烈士牺牲,时年 34 周岁。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列宁号”机身等物于 1950 年出土(未复原),后存放在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1984 年修建,李先念主席题写馆名)内。2007 年河南省信阳市修建了“鄂豫皖根据地革命博物馆”(江泽民主席题写馆名),新县(归属信阳市)根据上级要求将“列宁号”机身送展,复原的“列宁号”飞机,现展陈于博物馆广场。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广场展陈的初教-6 型飞机(列宁号涂装)新县的博物馆为弥补“列宁号”送后的缺失,在空军一架赠送的初教-6 型飞机机身上,按“列宁号”涂装并展示于纪念馆广场。为此,每每被参观者误以为是“列宁号”原物,这实属遗憾。中国航空博物馆航空英烈纪念广场在北京昌平大汤山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航空英烈墙上,镌刻着我军从 1934 年至 2024 年牺牲的 1811 个航空英烈(空乘人员)的名字,龙文光的英名位列第一,烈士牺牲已经整整 90 年。

   

林家湾的骄傲


    2017 年,我因到江西瑞昌参加行业会议,后顺道去新县寻觅“列宁号”。并参观了设在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这才得知“列宁号”以上那多舛的命运。正好,回京要去信阳上火车火车,顺道还可以参观那个鄂豫皖革命博物馆,看一看复原后的“列宁号”。在从新县至信阳的中巴客车上,我和客车乘务员攀谈起来,惊讶得知,我和乘务员师傅竟是本家,俺俩真的算半个老乡哩(老父亲是河南南阳人,参加革命后曾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其时,我在武汉出生。新县地处豫鄂交界),于是我们交谈分外亲热。

   

    展陈于信阳“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广场的“列宁号”(复制),机身是原物。

   

    更为惊讶的是,林勇先生的家正是卡房乡的林家湾,也就是“列宁号”被红军修复并被命名之地。我们的话题自然说到我此行的目的是探访“列宁号”。林勇先生谈起“列宁号”无不自豪地说,“老乡,恁可知道,咱家乡就是列宁号诞生地啊!”经他一说,我猛然想到,可不是吗?当年红军和鄂豫皖根据地的群众,为修复龙文光的座机,是从白区保安团手中用战斗夺回到林家湾村,又在村附近修建起我军第一个机场,“列宁号”从此横空出世。当年我们林家湾的前辈们为保护和诞生“列宁号”贡献过土地和劳动,我们林家乡亲能不为之自豪!话题转到今日“列宁号”的状态,我俩又心生感叹。信阳市是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地区的“首府”,而新县虽说当今归属信阳市管辖,可是当年毕竟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啊!“列宁号”移步到信阳后,新县只好用 30 年以后新中国生产的教练机充当“列宁号”,多少观众不明就里,还真的以为就是原来“列宁号”的真身,这真是让人无言以对。说到这里,我俩喟然长叹,“列宁号”什么时候能真正回家啊!车到信阳,我该下车了。我和林勇先生互道珍重,此后便以兄弟相称,逢年过节都要问候彼此。

“列宁号”终于回家

   

        蛇年春节前的除夕夜,我又一次收到老乡林勇发自林家湾的节日祝福,同时他还发来一个短视频。卡房乡政府在 90 年前红军修筑的飞机场旧址处,矗立起一架“列宁号”。

       

节日互相祝福的微信和视频截图

     

      这是一架比例为 1:1 的仿真模型,相对新县鄂豫皖根据地首府革命博物馆和信阳市鄂豫皖根据地革命博物馆展出的“列宁号”,飞机的细节表现更为接近原物,结合展出的现场就是当年专为“列宁号”修筑的飞机场,更能让观众们触景生情,仿佛看见“列宁号”又一次在林家湾浴火重生。时过七年,林勇先生还记着我们那次偶然相遇时的共同心愿,我想这不是偶然。林家湾所在的卡房乡是新县远近闻名的红色乡村,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不足万人的卡房乡有上千青年参加红军(2018 年末,卡房乡户籍人口 9725 ),其中有许多为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仅在解放后迁入卡房烈士陵园的有名烈士墓就有321 座,还有无名烈士墓 10 处。此外,当地还有鄂东北道委旧址纪念馆、卡房农民暴动纪念碑、红军总医院三分院旧址等多处纪念地,凝聚了卡房乡人民当年的红色印记。鄂豫皖根据地的领导让“列宁号“在林家湾安身,更是凸显对林家湾乡亲的信任和嘱托。修建飞机场用地 30 亩,其中一半是上好的水田。这对于处于大别山腹地深山小村庄以土地为生的乡亲们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而飞机场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好了,“列宁号”就是在这里一飞冲天。时隔 90 年,林勇和林家湾的乡亲们又怎么能不想再一睹“列宁号”的英姿呢?


        1951 年 9 月,列宁号被挖掘出土时的样貌

   

        此时,我的心情有一丝感伤。想当年,红军将领王树声同志回到新县看望乡亲们,众人将埋藏地下近20的“列宁号”机身挖掘出来,看到物是人非的她,回想起龙文光烈士,大家都难掩悲痛心情,黯然落泪。而今天,“列宁号”终于真正重归故里,和家乡人民再次相见,乡亲们激动地心情就更可想而知。


山清水秀的河南省新县房卡乡


        现如今,卡房乡和林湾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乡镇、河南省生态乡镇、卫生乡镇、优美环境小城镇等荣誉称号,当地结合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地处鄂豫两省要道的交通条件,坐落在"九女峰"下的卡房已经建设成负有“小西藏”美名的红色和绿色旅游打卡地。


陈列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列宁号”(复制)


        “列宁号”更是以九十多年的历程,赋予人民军队光荣,见证了人民空军的壮大成长;她将永远守护着她的再生之地,守护祖国的蓝天,祝福伟大民空军再创辉煌!

        (写于 2025 年 1 月 30 日,农历乙巳年大年初二)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