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蝙蝠”窜犯大陆如入无人之境
王文礼截击打出“夜空猎手”威名
儒 子
夜空猎手王文礼
2020年国庆期间,我来到中国航空博物馆,看望正在假日期间加班维修功勋飞机的队员们时,又看到了它--“2074”号米格-17ПФ型喷气式歼击机。
当年王文礼驾驶的2074号战机
看着它,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空军航空兵第24师的辉煌战史;想起了和蔼可亲的老首长--空24师副师长王文礼;想起了那一场发生在江西临川上空的夜间空战。
一、江西某野战机场进入“战斗起飞”状态
时间:1963年6月20日夜;
地点:江西某野战机场;
“518开车!”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王文礼猛的按下发动机按钮,推油门,蹬舵,拉杆,“呼--”的一声,飞机犹如离弦之箭,直插夜空......
机场上的战友们,并住呼息,仰望星空,每个人的心都随着飞机远去的身影而紧张起来......
“航向190”;
“高度1500”;
“速度750”;
领航员发出一连串的引导口令。
由于平时的“配套”训练,达到了“知人知音,知人知性”,一听领航员下达口令的语气,王文礼就意识到起飞晚了,并考虑到正前方有大山,就主动打开加力,提前达到了要求的高度和速度。
“518,春天”;
王文礼一听到领航员呼叫“春天”,知道离敌机不远了。他全神贯注地搜索着,恨不得一眼就发现敌机。
“夏天……秋天……”领航员不停地通报着敌机的方位、距离;领航员的每一声通报,都重重地扣击着王文礼的心弦。
“冬天……在一起啦!”领航员急促地通报着。
一听说“在一起了”,王文礼立即意识到自己现在的位置已经冲过敌机航迹,第一次接敌未成。
“狗日的,你跑不了”,王文礼狠狠地骂了一句。随即,请求再次引导......
二、“黑蝙蝠”窜犯大陆如入无人之镜
P-2V侦察机
窜犯大陆的这架飞机,是P-2V侦察机;
开飞机的是台湾国民党空军第34中队飞行员;
P2V侦察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海军海上巡逻设计制造的,后来改装成电子侦察机。它装备有螺旋桨和喷气式两种发动机,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多种电子侦察装置,乘员可达15人之多。
P-2V型飞机的的驾驶室
该机续航时间长达15个小时,航程达5000多公里,非常适宜于夜间低空飞行。它可以利用雷达盲区,隐蔽性极强。即使被发现,用喷气式飞机截击,它改用螺旋桨,可在30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有时可低至几十米,喷气式飞机拿它没办法;
如果使用螺旋桨飞机截击,它有全景搜索雷达,能在400-900米的高度,清楚地判断10公里以内的地形,也就是说它可以沿着山沟飞行,机动性强,一般螺旋桨飞机则难以做到。
三、“黑蝙蝠”的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国大陆的电子情报,国民党政府刚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当时蒋介石指派其子蒋经国和CIA签约,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队(黑蝙幅中队)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顺便”空投心战传单、腐蚀物资,偶尔也空降情报员。
1958年1月,台湾空军飞行员与情报收集员完成培训任务后,新组建的侦查中队定编为“34中队”,起名叫“蝙蝠中队”,中队的标志是一只在北斗七星间飞机,翅膀穿越红圈的蝙蝠,象征着突破了大陆共产党的防线。它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简称“CIA”)“海军辅助通讯中心”所控制。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黑蝙蝠中队”的P-2V飞进大陆,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往往一飞就是七、八个小时,纵横好几个省区,不仅窃情报,搞侦听,而且到处撒传单乃至假粮票、假油票和所谓“归降证”,妄图制造混乱,破坏经济,搅垮人心。
四、毛主席指示:“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黑蝙蝠”连续窜犯大陆;
空军指战员怒不可遏、恨之入骨;
毛主席发出指示,“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中央军委做出一系列歼灭“黑蝙蝠”的部署;
根据军委指示,1959年6月,空军组建了16个专门打击夜间窜犯之敌的夜航大队,亦称独立大队 。
王文礼,作为技术骨干,从担负某要地防空任务的空2师被抽调到当时驻守在江西的空24师独立大队任副大队长。
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江西南昌成为“黑蝙蝠中队”的P-2V经常光顾的地方。1962年9月9日,我军击落的第一架U-2高空侦察机,也是在这里坠地的。
五、王文礼和战友们曾多次与P-2V交手,但都没能把它打下来
P-2V-7从1958年4月17日首次出动,在3年时间内,窜入大陆84次。我空军先后起飞400多架次各型飞机截击,付出很大代价,但均未取得战果。
王文礼和他的战友曾多次与P-2V交手,但都没能把它打下来。特别是1961年10月的那次空战,他们不仅在茫茫夜空中发现了敌机,而且从中空一直追到百米低空,但就在他即将开炮的那一刻,P-2V突然施放铝箔条干扰,顿时,米格-17ПФ机载雷达的荧光屏上呈现白花花的一片“雪花”,P-2V的光点被淹没了。像狡猾的黄鼠狼,P-2V又一次逃脱了追击,溜回了台湾。
六、王文礼苦练夜空击截敌机硬功
王文礼同志
资料显示:王文礼,男,山东成武人,1930年生,1948牛11月入伍,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等职。
王文礼知道,空战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掌握和操纵武器的人之间的较量。要想用劣势的装备克敌制胜,就必须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这就是有我无敌的战斗意志,万众一心的群策群力和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而在飞行技术、战术运用和空地配合上,更必须技高一筹。
地面苦练
为了打下敌机,空军司令部在总结各部队经验的基础上,集中群众的智慧,提出了“快速攻击”的战法和对策,并经过精确的计算和推演,对参战的飞行员和地面的雷达操纵员、领航员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飞行员的一整套复杂动作分解为发现、截获、瞄准、射击4个环节,而整套动作要求在短短16秒内完成。为了练就夜空歼敌的硬功夫,王文礼和战友们把全部身心都投入了紧张的训练。
王文礼与飞行 员们在演练飞机攻击态势
19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空军的航材和油料严重缺乏。为保证王文礼的训练,战友们主动把自己的飞行时间让给他。2074号米格-17ПФ原来是大队长董纯仁的飞机,当董纯仁知道王文礼飞着很顺手时,就把飞机调给他使用。实战中,夜空茫茫,敌我双方又都在快速运动,情况瞬息万变。王文礼查资料,算数据,设想了多种接敌、截击方案,先在练习器上练,再到空中去试飞,南方的夏日,暑气蒸腾,王文礼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从练习器上下来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为应付敌机对我机载雷达的干扰,夜晚,王文礼不顾蚊虫叮咬,利用各种机会对周围目标进行观察,苦练在暗夜靠肉眼发现敌机的能力。
为使视力能适应开炮后眩目的闪光和被称作“神枪”的加装在米格-17ПФ上的探照灯的强光,他专门买了一个手电筒,有空就练。凭着守卫领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方法,王文礼练就了一双降妖伏魔的“火眼金睛”。
“练”是为了“战”。王文礼把训练的标准定在实战上。在合练时,他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主动要求目标机模拟P-2V的特点,加大动作量,多作些不规则的机动飞行。这样一来,王文礼截击训练的成绩大大下降了。有的同志对这种“自讨苦吃”的做法很敬佩,但也同情他,对他说,“副大队长,你是‘尖子’飞行员,经常得2分,多那个!”“哪个?” 王文礼说,“光四平八稳地飞,天天得5分,到时打不下P-2V,这样的5分有什么用?现在2分得的多,说明技术不过硬,暴露出缺点还来得及改进。要是在接敌时暴露出来,想改进也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失败,王文礼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在夜间的截获、跟踪和射击技术,驾驶2074号米格-17ПФ飞机,做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战术动作“快、猛、准、狠”,打空靶时,次次都能命中,有时甚至连靶袋都打断了。
七、这只“黑蝙蝠”真狡猾
6月19日20时42分,台军34中队的P-2V-7侦察机一架,高度200--500米,从浙江三门湾窜入大陆。我驻衢州、杭州、南京、武汉、南昌等地的夜航大队先后出动米格-17ПФ和加装了截击雷达的杜-4轰炸机共8架次拦截,对其连续跟踪410公里,由于敌机多次施放干扰机动摆脱,均未得机会射击。至此,该机在大陆活动3小时36分,航程达1300余公里。6月20日凌晨0时18分,P-2V飞临江西新干地区上空。
“进入一等!”
空24师指挥所发出了战斗警报。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八、痛歼“黑蝙蝠”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第一次接敌未果。
但王文礼并没有灰心,他考虑了一下,知道这是由于敌我机高度和速度差太大所致,于是他向指挥所请示下降高度,再次接敌。
重新进入后,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他精神一振,心想,这下可把你抓住了。 “有什么花招你都使出来吧,反正你是跑不掉了!”他心里一面骂着,一面修正方位,继续向敌机逼近。刚调整好位置,正要开炮射击时,忽然敌机又猛地向左机动,一刹那,目标又消失了。
“狗东西,真狡猾!”
王文礼根据敌机机动的方向继续搜索,他抱着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的念头,再次请示指挥所重新接敌。领航员张健听到王文礼的请求后,没有立即回答。鉴于两次接敌未果,他向指挥员建议,改变进入方法。师长王子祥见敌机离山区越来越近,正在考虑改变对策,一听领航员的建议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领航员改用新的方法进行引导。王文礼熟练地操纵着战鹰,按照地面引导的口令,迅速向敌机冲去。
凌晨许,夜空一片漆黑,师指挥所第三次引导王文礼接近P2V-7。鉴于前两次采用大角度进入的方法未奏效,领航员张健即改用为尾后进入的引导方法,令王文礼取航向70度,高度1,000米,左转弯从后下方进入,距离4公里时,王文礼放下20度襟翼,开通机载雷达,并通报当地标高460米。此时,机上雷达又发现了目标,距离800米时开炮射击,第三次失手。
这时王文礼没有马上脱离,他下定决心,“你别想跑,今天打不掉你,我撞也要把你撞下来!”
P-2V飞得低,王文礼比它飞得还低。透过座舱的风档,在左前上方10度的位置,王文礼清楚地看见敌机发动机排气的火光和整个飞机的轮廓,当两机相距只有100米左右----这已是陆军在地面用步枪射击的距离,P-2V那30.9米的翼展已经黑乎乎地盖满了2074号战机的风档,王文礼又一次狠狠地按动了炮钮,炮弹闪着红光,直向敌机砸去。还没看到炮弹是怎么出去的,敌机已窜出大火,挣扎着栽了下去。 王文礼奋力拉起操纵杆,擦着敌机上面冲了过去,座舱被P-2V机身上的烈焰照得通亮。王文礼驾机盘旋,眼见这架机号为5070的P-2V飞机坠地爆炸。
“着火了”!王文礼兴奋地喊起来;
“谁着火了?”地面急切地问;
“敌机着火了”,王文礼抑制着激动再次报告;
天亮后查明,P-2V机上的34中队少校作战长周以栗等14人全部当场毙命。其中有两人仓惶跳伞,因高度太低,降落伞来不及张开而坠地身亡。
九、临川出动5万人大搜查
“黑蝙蝠”坠落后,临川当地随即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公社,由公社书记和武装部长率领基干民兵在本社范围内,特别是山上,进行搜查。”
临川的腾桥、东馆、龙溪、上顿渡、孝桥等公社接到通知后,纷纷组织了民兵、群众对所辖地段进行严格搜查。参与搜查的民兵、群众加之部队、公安等多达5万人,搜索的重点包括是否有空投物资及特务。为此,沿路设有许多关卡,火车站、汽车站及交通要道还派了专人进行巡查。
十、坠机现场
很快,钱家大队的报告上来了。
据介绍,“当人们到现场一看,发现火烧得很厉害,一直烧到了天亮。”但被击落的敌机只有机头比较完整,插在了土里,其他部分已经全部散架了,大大小小的飞机碎片溅落得到处都是。此外还有一些人们从来没见过的一些很精密的仪器。
村民们到达坠机现场大约40分钟后,也就是凌晨2时左右,抚州军分区一个连120多人赶到了现场,立即把现场包围了起来。
事后,有人介绍,仅是飞机残骸就整整拉了18车才全部运走。
十一、毛主席亲自接见了王文礼
1963年 6月26日,空军派专机把“6.20空战”有功人员代表和王文礼全家5口人全部接到北京。
6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王文礼、领航员张健和空24师师长王子祥,表彰了他们的功绩,对空24师指战员表示祝贺。王文礼和战友们把从P-2V残骸上缴获的罗盘送给了周总理,并回答总理的询问,详细汇报了当时的作战情况。
1964年9月,军委空军授予王文礼“夜空猎手”荣誉称号。
同年10月1日,王文礼又作为解放军空军代表参加了首都国庆观礼。
10月2日,中央军委首长接见他们时,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看见了王文礼,问他:“小王,你还有谁没见到?”王文礼憨厚地回答说:“看是看到了,就是没与毛主席拉拉手。”杨副总长笑着转身去了毛泽东身边。王文礼在不远处看到,杨副总长向主席汇报几句话,主席微微点头。随后,杨副总长把王文礼带到了主席面前,毛主席笑着说:“你就是‘夜空猎手’王文礼?”王文礼回答:“是!”,毛主席跟王文礼握完手后说:“那咱们一起照张像吧!”
毛主席与空军航空兵第24师领导班子合影
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不仅给了王文礼本人崇高的荣誉,而且对空24师、对整个空军部队都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2016年5月8日,2074号飞机的机械员权好胜同志回到 了当年自己维护过的飞机前
2016年5月8日参加独立大队战友会的同志们与2074号飞机合影
作者与老战友在2074号飞机前合影
“6.20空战”打击了敌人,振奋了人民,鼓舞了兄弟部队,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威风。从此以后,台湾空军第34中队士气愈发低落。“黑蝙蝠中队”的成员一听到王文礼的名字无不感到沮丧;一接到利用夜暗去大陆“出任务”的命令,更是魂飞魄散、胆战心惊。
十二、“黑蝙蝠中队”的亲属给王文礼来信了
上世纪末的一天,已离休多年的老英雄王文礼忽然接到一封寄自加拿大的来信。
信中说,我叫xxx,是台湾空军第34中队xxx的亲属。我的亲人与机组其他乘员在1963年6月19日夜驾机到大陆上空执行任务时不幸坠机身亡。以后听说,这架P-2V飞机是被您击落的。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很关心亲人的下落。前些天从大陆出版的《唐山日报》上得知您的近况和地址,故冒昧地给您写信,希望能知道该机组乘员葬身之所的确切地点。因为怕王文礼不会理睬,来信中还夹寄来几张邮票。老英雄王文礼说,P-2V上的机组人员到大陆侦察是执行他们上司的命令,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毕竟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
经请示上级领导后,老英雄给对方回了信,对当年埋葬14名P-2V机组乘员的地点、标志作了详细说明。
十三、原来,台湾当局隐瞒了真相
黑蝙蝠覆灭后,当时台湾军方并没有把真相告诉14名亡者的家属,说辞是飞机在执行空投任务中,在江西上空失踪,机员生死未卜。事实上,所有侦察机坠毁,遗眷接获的通知都是“失踪”,而不是“死亡”。在资讯封闭、军方刻意隐瞒下,家属总存着一丝希望,或许跳伞逃生、或受伤被俘。
十四、“黑蝙蝠”离家38年后,终回台湾
2001年12月的一天,一行特殊的访客来到了江西省临川县,他们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挖出并取走了埋在地下的14具遗骸,尔后带回了台湾。台湾空军第34黑蝙蝠中队的这14名成员,在去大陆“出任务”38年之后,终于魂归他们当年出发的地方。
链接:《黑蝙蝠飞行队》歌词
黑蝙蝠中队,
集合完毕,准备起飞;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这样说,那样说;
这故事到底怎样说;
说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
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
女老师、飞将军,
刚刚结婚一年多;
女老师、怀了孕,
想在今夜说;
飞将军,有任务,
说要马上走,
一时一言不合不巧,
女老师她说不出口
飞将军,一急,他转身走。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人难料,事难晓;
命运实在更难了;
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返;
而女-女-女,
女老师她心碎得不得了,
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
养着小强褓,
啊,寂寞孤单眼泪失落伤心和烦恼;
那一种她没尝到啊,那一种她躲得掉;
只是在她心中一直不能很明了;
到底命运对他是:
怎么了?怎么了?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说也快啊,说也慢啊,
说也三十年过了;
是老天爷突然睡醒了,
还是命运的编剧换了人做,
台北机场跑道上,
长长的迎接人群中,
小孩都已三十多;
而飞机载回来的是: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
名叫”父亲”的英雄;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
名叫“父亲”的英雄;
有一句话,女老师她,
三十年前,说不出口;
有一句话,女老师她,
三十年后,说不出口;
有些话,一直说不出口;
有些泪,一直没有停过;
有些伤,一直没有合过;
有些痛,一直没有醒过;
有些话,一直说不出口;
有些泪,一直没有停过;
有些伤,一直没有合过;
有些痛,一直没有醒过。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注:本文使用了王力、袁亚维等战友撰写的关于空军航空兵第24师及王文礼的回忆文章内容和《火红的年代》等作品中的图片,还有其它朋友们发表在网络的文章内容,在此一并表示谢意。